“扔不掉”的垃圾怎么办?住建部在青开会找答案

每一件垃圾,都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这句话放在当下,颇具现实意义。

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的垃圾达到4.9亿吨,其中,中国产生了1.5亿吨;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8.42%,中国则达到了10%以上。

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也是关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何让这些“放错位置的资源”得以资源化循环利用,不仅是关乎每个人习惯养成的细微小事,更是关乎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宏大叙事。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如今,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全国297个地级市以上城市已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平均覆盖率达到82.5%。

NewS。KEMaOwaNG.oRG。cN

用废旧啤酒瓶打造的“啤酒森林”夜景图

不少城市走在了这项工作的前列。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分别于2017年、2019年、2020年在厦门、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召开,他们的垃圾分类工作经验,成为国内其他城市学习借鉴的“范式”。

而在今天,在距上一次会议时隔三年后,这个全国性会议第一次在北方城市召开,并且“花落”青岛,首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同步启动,足以说明青岛在垃圾分类领域所做的努力已经“被看到”。

透过会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城市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经验,以及面对推进过程中共性的困境和难题的“破题”之举。

01

“扔不掉”的垃圾

从人类出现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产生垃圾。而随着人类高度聚集的城市的出现,随意丢弃垃圾会造成垃圾遍地、甚至围城。据说高跟鞋的发明便与此有关——欧洲妇女在鞋底钉木块,以免污物沾到裙子上。

NewS。KEMaOwaNG.oRG。cN

很快,人们发现填埋并非长久之计。因为填埋垃圾,古特洛伊城的街道平均每100年上升1.5米,也就是说,每100年堆积在街道上的垃圾就有140万吨之多。

现在,在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超过2万吨。2021年,11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产生总量排名来看,上海市以1078万吨排名第一,广州市以801万吨排名第二,深圳市以694万吨排名第三。

在青岛,每天会产生1.1万吨生活垃圾。为了清运处理这些垃圾,2.3万名环卫工人忙碌在一线,他们被称为“城市的美容师”,而他们恰恰是最容易被忽视却又很重要的存在——如果一天不清运处置生活垃圾,居民小区甚至整座城市都会被垃圾围困。

西海岸新区名嘉汇小区科技赋能,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如果说每天1.1万吨生活垃圾只是一个数字,让我们将其转换为具体可感知的场景:如果按照把1万吨垃圾堆1米高需要占用一亩土地的标准来核算的话,青岛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需要占用400亩土地资源,相当于37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如果将其堆在标准足球场大小的一块地上,高度将会超过700米。这对于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城市而言,是无法承受之重。

除占用土地资源外,垃圾填埋对于环境的破坏污染尤甚。于是,不少城市开始探索焚烧垃圾。

1896年和1898年,德国汉堡和法国巴黎先后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生活垃圾焚烧厂。可是,由于技术限制,垃圾在焚烧时产生了浓烟和臭味,对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并产生致癌物二噁英。

中国的第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自1988年在深圳试运行至今,经过35年的发展,国内的垃圾焚烧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并且达到环保标准要求。

目光回到眼前的城市。青岛于2020年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开山东省之先河。而焚烧垃圾则实现了与电网并网,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也十分可观。

青岛西海岸新区静脉产业园俯瞰图

以青岛小涧西焚烧处理厂(一期)为例,每天有2000吨的生活垃圾在这里进行焚烧,能够产生约60万度电,可供300户家庭使用一年。而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静脉产业园的焚烧发电项目,设计日处理能力2250吨,年上网电量约3.7亿度,可满足10万户家庭的年用电需求。

02

从“星火”到“燎原”

虽然垃圾焚烧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每逢垃圾焚烧厂选址,多数还是会遇到当地居民的抵制。这就是邻避效应——“我知道它很好,但请不要建在我家后院”。

基于不妥善处理垃圾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开始重视垃圾治理这个世界性难题,并把垃圾分类作为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手段。

作为世界上最早进行垃圾分类、对垃圾实行可循环利用的德国,形成全民参与的氛围用了整整40年,日本则用了将近30年。

从2000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率先试点垃圾分类工作,到2017年在全国确定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再到目前全国297个地级市以上城市已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平均覆盖率达到82.5%;从在上海“今天你分出多少湿垃圾”成为问候语,到广州垃圾分类志愿者“凌晨三点自愿上岗”,再到青岛几万户市民坚持“晒桶打卡”……我们可以感受到垃圾分类这一“新时尚”被国人的接受和认可度。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垃圾分类在我国涉及到14亿人口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的转变,涉及到居民、物业、社区、公共机构、环卫行业等方方面面,要想从“星火”走向“燎原”,必须破题市民参与度低、监管困难、可持续性弱等城市共性的“困境”。

这也是这次会议实地观摩、探讨的重要课题,其中的“青岛经验”或许可以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

比如,怎么抓市民的习惯养成,让市民会分类、愿分类。

垃圾分类进校园,学生在展示厨余垃圾堆肥的成效

连续5年将垃圾分类列入市办实事,整合社区、物业、居民等各方力量,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有效路径。

在全市设置垃圾分类宣教中心54座,将垃圾分类纳入校本课程,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8%。

结合道德银行、积分返现和兑换等激励措施,让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真正得实惠。

又如,怎么抓“过程管理”,让监督更精准、更高效。

NewS。KEMaOwaNG.oRG。cN

城市管理一网统管平台——垃圾分类智慧监管系统

依托城市运管服平台建设垃圾分类应用场景,汇聚收运线路、处理设施等基础信息3.6万条,形成垃圾分类“家底一个库”、运行管理“显示一张图”、问题处置“全市一盘棋”。

对4000个投放点实时监测,对全市268条厨余垃圾分类收运线路、1.3万个收运点位作业情况自动考核。

NewS。KEMaOwaNG.oRG。cN

全市垃圾运输车辆全部安装实时监控设备,“芯片识别”模式对混装混运自动识别生成处理意见,成为考核评价重要依据,在线监管能力显著提升。

再如,抓“长效建设”,让分类有保障、可持续。

目前,大中型餐饮企业、文化旅游场所等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实体销售、快递、外卖等企业严格落实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规定。

布设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点1300余处,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这些可以破题全国垃圾分类共性难题的举措,在青岛已经“开花结果”。

唐岛湾公园变身垃圾分类主题公园

作为网红“打卡地”的唐岛湾公园,更是变身为垃圾分类主题公园,成为每年接待近百万人次的最大主题宣教基地。

城阳区前旺疃社区将每家每户的楼号、单元号、户号印制在下发的垃圾袋上,确保每一袋生活垃圾的可追溯性,目前垃圾分类准确率达到95%以上。

……

“星火”已有“燎原”之势。青岛市区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实现全覆盖,厨余垃圾分类收集率达22%(省内标准20%),回收利用率38%(国家标准35%),市民切实感受到垃圾分类带来的新变化。

03

更进一步的期许和探索

很少有人喜欢垃圾。长期以来,人们不愿意靠近它,更不用说研究它。

但随着垃圾分类持续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垃圾、研究垃圾,并把目光投向垃圾分类的“后续”:即当垃圾分类居民参与率以及准确率达到一定水准后,将资源化循环利用作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高基层现代化治理水平的重要环节。

在青岛李沧区越秀星汇蓝湾小区,居民们感受到了垃圾分类之外的“期许”。居民在“爱回收·爱分类”智能回收机投递可回收物时,结算时除了积分到自己的账户,还可以选择捐赠至小区公共账户,用于在小区里添置公共设施。小区中的休闲座椅,就是由小区居民投递的回收塑料和废弃旧衣物再生制成的。

在垃圾分类实践中,商品房小区由于居民来自五湖四海,社区链接属性弱,因此一直是推进垃圾分类的“壁垒”。

NewS。KEMaOwaNG.oRG。cN

市南区延福花园通过分出的厨余垃圾产生的堆肥

但在市南区八大湖街道延福花园,通过厨余垃圾分堆肥建设“睦邻友好花园”,激发了小区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内生动力,共同营造出美好生活的公共空间。

在六个月的时间里,延福花园小区通过退休干部志愿者队伍的带动,上百位居民志愿者、近千人次的社区志愿服务通过垃圾分类“轰轰烈烈”地相识、展开。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涂清华说,通过垃圾分类厨余垃圾堆肥打造的微生态花园,探索出了一种共同参与社区熟邻文化培育的路径,让居民通过参与花园的种植管理,由陌生到熟悉,共同营造有温度的熟邻社区。

既然垃圾“扔不掉”,那就研究它、利用它。这是人人可参与、触手便可及的小事,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探索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子的大事。

作者 |慕昱 摄影 |贾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