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国网”连通大江大河,“节点”青岛奔腾不息

水的承载空间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一张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能充分释放水利工程综合效益,有力提升水资源配置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水支撑。

古有京杭运河,今有南水北调,未来会有国家水网。

5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对国家水网的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做出了顶层设计。其中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构建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

作为全国首批省级水网先导区之一,山东加快了现代水网建设的步伐。继今年年初印发《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方案(2023—2025年)》后,5月26日上午,山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其中一项任务是审议了《关于加快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全面提升现代水网综合效益的意见》,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水网,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加快形成“一轴三环、七纵九横、两湖多库”总体格局。

NeWs.KEmaOWanG.orG.CN

与此同时,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工作会议召开,研究部署加快推进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动员全省上下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努力在国家水网建设中展现山东担当、作出山东贡献。

NeWs.KEmaOWanG.orG.CN

城阳区河流众多

NeWs.KEmaOWanG.orG.CN

“水网建设起来,会是中华民族在治水历程中又一个世纪画卷,会载入千秋史册。”

《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协同推进国家骨干网和省级、市级、县级水网建设。“一轴三环、七纵九横、两湖多库”的全省水网总体布局,为青岛市现代水网建设确立了基本框架,并且对于青岛这座严重缺水的城市来说,亦是一次全新的机遇。

水资源格局决定着城市发展格局。把青岛发展放在新发展格局中,放在山东发展全局中,放在城市新的历史方位中审视和谋划,必须站在战略与全局高度做好水文章,加快编制全市现代水网规划,全面融入国家、省骨干大水网建设格局,奔着打造山东省市级现代水网示范区目标进发。

01

难得良机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大江河流既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造成对人类生存的威胁。

善治国者必先治水。从芍陂、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等早期水利工程,到当今长江三峡、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无不体现人类对治水的孜孜追求。

相比国家电网、高铁网、公路网等,对大众而言,国家水网似乎还是个新词。国家水网到底是个什么网?

国家水网并不只是工程网,它是水安全保障体系之“纲”,以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结点、智慧调控为手段,集水资源优化配置、流域防洪减灾、水生态系统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系。在具体层级上,又分为国家骨干网、省级水网、市级水网、县级水网。

祥茂河

为构建这张事关14亿人水安全的大水网,去年8月,水利部确定山东等7省份为全国首批省级水网先导区,先行先试,示范引领。

能进入国家首批水网先导区,也印证了山东省级水网建设已进入全国前列。山东明确提出,紧紧围绕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目标任务,以骨干河道和重大引调水工程为骨架,以河湖水系连通和灌排渠系为脉络,以重点湖泊水库为结点,以智慧化调控为手段,逐步完善省级水网“纲”“目”“结”,打造国家水网建设的省域范例。

NeWs.KEmaOWanG.orG.CN

从国家水网的顶层设计,再到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对青岛的现代水网建设来说都是一次良机。

大沽河移风河闸

作为市级水网,青岛水网原本就是这张大水网中的一个“节点”,与国家水网、省级水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依托南水北调、胶东调水等水利工程,数十年来青岛人喝上千里调引来的长江水、黄河水,缓解了用水难题;正在建设中的官路水库作为青岛客水调引体系的关键性骨干工程,被纳入国家大水网的重要节点,也是山东省规划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工程。

青岛承担一系列国之重任,建设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等,都对青岛现代水网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尤其是进入新发展阶段,正是青岛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全面解决全市城乡之间水务发展不平衡、水务基础设施网络覆盖不充分等突出问题,强骨干、成网络、提标准、重治理、控风险,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攻坚期、窗口期。

眼下,青岛水务基础设施建设已具备了由点向网、由分散向系统转变的工程基础。利用好这些有利因素,在一个基础条件相对更好的环境下开展现代水网建设,就更有信心建设全省乃至全国市级水网的样板区。

02

初具规模

近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公布的一组数据格外引人注目: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目前累计向北方调水超620亿立方米,成为沿线40多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不可或缺的供水生命线,直接受益人口超1.5亿人,累计实施生态补水近100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工程改变了沿线城市的供水格局,成为供水生命线,青岛就是受益者。

近年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山东段工程、黄水东调、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等相继建成,实现长江水、黄河水、当地水优化配置和联合调度。

引黄济青改扩建

在青岛城市发展历程中,这些调水工程可谓功不可没。近五年来,青岛城镇供水量中六成以上为客水,而在供水高峰期,城市供水对客水的依赖程度高达90%以上,客水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除了国家、省级层面积极构建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青岛市级水网建设更是不可或缺。

近年来,青岛先后实施了15项河湖水系连通工程,“五纵通南北、四横连西东”的大水网工程体系已初具规模,得益于这些调水和供水工程,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了可靠的水源保障。

张村河中游一期项目治理效果图

大水网建设不仅仅是水资源配置,更有水生态保护体系建设。青岛把贯彻河长制湖长制作为重要抓手,持续推动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重点任务落实,创建了23条(段)省级美丽示范河湖,青岛河湖实现了质的蜕变。

一条条河流变清了,一道道河坝更坚固了,一座座水库蓄水更丰了。

近些年来,青岛积极融入国家大水网建设,聚焦聚力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实施大水网工程建设、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推进智慧水务建设、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等,书写了治水安邦、兴水利民的新篇章。

03

顶层谋划

善弈者谋势,善治者谋全局。立足新发展阶段,青岛未来的治水思路愈发清晰。

经过多年建设,青岛市水网框架初具雏形,但系统性完整性不足,缺乏水网体系的顶层谋划。而这一缺憾,青岛正在抓紧补齐。

青岛抢抓国家、省现代水网建设机遇,通过编制《青岛现代水网建设规划》,给青岛水网建设描画了蓝图。

根据规划思路,青岛将按照“蓄水固本、联水强网、活水赋能”三步走战略路径,构建防洪减灾网、供水保障网、城乡排水网、河湖生态网等六网体系,建设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青岛现代水网,适度超前谋划“五干十脉、五纵五横、两枢多点”的青岛现代水网总体布局。

大沽河水源丰沛

五干十脉,就是依托引黄济青、黄水东调、南水北调东线后续工程(青岛境内分为两路)、沂沭河雨洪资源利用东调工程等五条输水通道,将引江水、引黄水、引沂沭河水从西向东、从南往北输送,与本地大沽河、北胶莱河等10条本地河流水源统筹调配,从根本上缓解全市水资源短缺问题。

五纵五横,通过“五纵”“五横”的输配水通道及其与“十脉”的输排水通道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市县水网间互联互通,流域区域间互调互济。

两枢多点,以官路、棘洪滩两座大型水库为枢纽,通过全市23座以存蓄本地水源为主的大中型水库、净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增源挖潜扩能,增强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

水资源配置的核心思想是要实现资源、环境和生态的综合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通过合理配置保持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现代水网则要增强系统观念,统筹建设和利用,统筹当前和长远,统筹局部和整体,统筹存量和增量,统筹骨干和末梢,不断提升现代水网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

水务系统将围绕建设现代水网,加快构建“五干十脉、五纵五横”的纲目结水网架构,按照“把水蓄起来,让水动起来,清水活起来”这一路径,做活“水网+”文章,把水安全、水生态、水经济、水民生结合起来,推动融合发展。

治水兴水,利在千秋。国家水网建设的宏伟蓝图已经擘画,青岛要借着这股东风,加快建设水利保障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水美产业、水活经济”重要践行区,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NeWs.KEmaOWanG.orG.CN

作者|吴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