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徐徐春风暖人心,勃勃生机催人进。当前,全市上下正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按照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十个提质增效”部署,开拓奋进、勇毅前行,在现代化强省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
放眼岛城,干劲与春潮一起涌动。本报今起推出《走在前开新局打头阵当先锋——青报新春经济述评》,聚焦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扩大有效需求、发展海洋经济、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记录全市上下奋力争先的生动场景和日新月异的喜人变化,展示干部群众稳扎稳打、埋头苦干的精神状态,鼓舞各级各部门继续以奋斗姿态开启新征程,描绘新画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岛新篇章”。
开放是青岛的基因,是这座城市乘风破浪始终高扬的风帆。
2月18日,甲辰龙年第一个工作日,全省“新春第一会”聚焦“深化大开放、拓展大招商”,擂起高质量发展的战鼓,也进一步明晰了青岛“打头阵、当先锋”的努力方向。其中,“高水平开放”作为最核心的关键词被一再强调。
2024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而之于青岛,2024年还有特别的意味——这一年正值青岛获批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
某种意义上,40年来青岛的快速成长,都可以在40年前那个激动人心的开放时刻找到线索;而现在,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岛必须要用更高水平的开放,为未来打开新空间、创造新可能。
NEws。kemaOwAnG。ORg.CN从开年的一系列举动,人们已经可以看到这座城市面对“高水平开放”这一宏大棋局时的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稳外贸、促开放“开年即开跑”。开年首日就铆足干劲——1月1日,“好品山东鲁贸全球”2024首发货轮起航仪式在青岛举行,满载外贸“新三样”优质出口产品的“乌奈札快航”轮起航……
拓市场、抢订单“马不停蹄”。部门、区市、企业高频组团“出海”——1月9日,今年从青岛出发的首个出境展团奔赴德国,在法兰克福家用及商用纺织品展上收获超出预期;日前,青岛又发布了优质境外展会目录,用更贴心的服务支持企业……
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奋勇争先”。加力构筑高效能互联通道,加快升级海洋港口——2月21日,山东省港口集团2024年世界级港口群建设(青岛)建成项目投产暨新项目开工仪式举行。据介绍,其中续建项目7个,总投资约105.5亿元;2024年计划新开工项目11个,总投资521亿元……
站在新的起点上,青岛高水平开放的宏大篇章已经豪迈起笔。
NEws。kemaOwAnG。ORg.CN锚定高水平
置身经济发展的现实,所有人都会深切体会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判断的分量。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的《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23年的2.7%放缓至2024年的2.4%,低于疫情前3%的增长率。
直面变局,如何破局?开放是必由之路。
NEws。kemaOwAnG。ORg.CN40年的开放之路,深刻改变了青岛,让这座城市完成了一次次令人惊叹的能级跃迁,更让青岛在面对未来时,更加坚定地在高水平开放之路上探索跋涉。
1984年,从北到南,14个沿海城市如同一串明珠,点亮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彼时的青岛,刚刚踏上扩大开放的起跑线。
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青岛在当年获批建立全国首批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赋予扩大经济技术对外自主权、给外商投资以仅次于经济特区的优惠待遇……这座城市冲破传统体制的束缚,抢抓先发机遇,充分挖掘自身比较优势,不仅自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40年的开放之路,青岛从一张白纸开始谋划,放眼世界,虚怀若谷,以彼之长,补己之短,用新的视野格局、新的体制机制更迭意识观念,持续扩大开放促进改革深化,推动城市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跃迁。
2023年,青岛进出口总值达8759.7亿元,同比增长4.6%。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青岛进出口值位居第五位。立于开放,兴于开放,青岛外贸实现了蝶变。
与此同时,青岛抓住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世界价值链产业链转移机遇,从技术、文化、制度、管理等多方面全力提升,青岛市场经济活力不断释放。一个鲜明特征是外资企业成为青岛重要的市场主体。历经近40年的开放发展,青岛外资企业以不到1.1%的企业总量,贡献了全市超过四分之一的税收、超过六分之一的进出口和近十分之一的就业。
开放带来的改变,清晰地刻印在青岛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也成为青岛最突出的比较优势。
正如在2023年11月举办的青岛市外资企业圆桌会议第一次会议上,不少外资企业代表所讲述的切身感受:青岛开放政策集中,区位优势突出,航运、金融等各类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尤其是叠加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发展前景广阔。同时,这里产业基础厚实,拥有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将为企业研发新技术、开拓新领域、进军新产业提供澎湃动力。
站在新起点上眺望,我们也必须看到,一些趋势性变化也为开放之路带来了新的巨大挑战。经过数十年高速增长,劳动力、土地等资源要素成本不断抬升,加之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到中途的新形势,过去曾经行之有效的拼人力、拼资源、拼投入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NEws。kemaOwAnG。ORg.CN这就需要进一步放大开放这一比较优势,并瞄准更高水平。它不是对过去经验的简单重复,而是要以更高的驾驭能力对标世界最前沿的开放规则,加快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探索。从促进出口,到扩大进口,推动贸易更加平衡发展;从靠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到更注重改善营商环境……
换句话说,青岛要将高水平开放作为城市经济“流量入口”,围绕更好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流通,形成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各类优势资源要素引力场,以此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增创城市发展新优势。
开拓新思路
开放,说到底是思想层面的解放。高水平开放,某种意义上就是思路的转换、范式的创新。
新形势下,挑战是全新的。众多参与者的角色定位和发展诉求都在发生变化。以跨国公司为例,中国最初是它们制造环节低成本转移的承接地,进而发展成重要的市场,现在则是这些公司与众多中国企业在竞合中实现各自更好发展的重要舞台……
从开放初期垂直分工体系下制造产品互补的传统合作,到目前的竞争合作,改变不可谓不大。因此,高水平开放不是,也不可能回到过往的开放“舒适区”,而是在激烈竞争中寻求合作与发展,开拓新思路。
要加快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要从追逐数量增长向追求结构优化转变,通过进口和出口协调、货物和服务并重、贸易和投资融合、贸易和产业联动,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聚焦新发力点、塑造新结合点,搭建国际合作的新框架……
要解决这些问题,建立新的范式,青岛就必须大胆突破,下出先手棋。其中最关键的“一招”,就是提升开放平台能级。
从设立全国首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建设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再到打造青岛都市圈,国家赋予青岛的一系列“重任”,正是青岛“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重要载体。
4年前,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正式挂牌,截至2022年,青岛片区以占山东省万分之三的面积贡献了全省6%的进出口和3.7%的利用外资。在创新探索的第四个年头,青岛自贸片区共形成51项制度创新举措,其中25项为全国首创。今年,青岛自贸片区将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全产业链创新发展,融合集成自贸区体制和政策优势,全面增强高能级开放平台示范引领作用。
今年1月,山东省印发《关于支持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码助力上合示范区“四个中心”建设等21条举措,突出了上合示范区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针对与上合组织国家合作面临的难点堵点问题,在推进贸易便利化、畅通物流通道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进行了10余项探索创新。据介绍,今年上合示范区将进一步发挥公共产品属性,建好用好上合经贸综服平台、“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等平台载体,促进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2023年10月,《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印发。作为城市地域空间形态演化的高级形式,青岛都市圈将推动作为中心城市的青岛与周边地区更大范围的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青岛也因此可以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集聚人口和经济势能,提高开放水平和发展能级。
只有进一步建强用好这些高能级开放平台,才能构建新的国际合作网络体系和新的竞争力,开创高水平开放的新局面。
实现高水平开放,还需要系统协调全面的大开放思维。高水平开放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系统工程。提升开放的水平和能级,不能只是某个领域、某个方向的单兵突击,各个领域、各级部门都要行动和参与进来,需要统筹谋划、强化协调,调动各方力量、运用各种资源,打出新的“组合拳”、合奏出新的“交响乐”。唯有如此,青岛才能将开放真正发挥出打开局面、占据主动、带动全局的战略作用。
激发新动能
NEws。kemaOwAnG。ORg.CN开放,最直观的改变就是资本的汇聚、项目的引进。高水平开放,则意味着更高质效的招商引资,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新动能。
今天,我们所面对的经济全球化是商品、服务、要素、信息等各方面的全球化,近年来的大国博弈已经从贸易领域扩展到科技、金融等,多领域、复杂性、严峻性特征突出。城市竞争亦然。高能级的城市无不在产品、技术、要素、航运、金融等方面具备优势,在区域、全国乃至更大的经贸格局中拥有话语权。
青岛的目标是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所谓国际大都市,必将是吞吐全球的人才、资金和信息的城市,需要青岛在城市的承载力、集聚力、辐射力等维度实现大幅跃迁。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面对广阔的世界舞台,青岛要以更高远的视野,凭更高水平的开放之势来聚集全球资源要素,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要放在开放的条件下去思考和实践,持续培养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以招商的突破赢得动能的突破。
去年以来,国际交往有序恢复,青岛抢抓机遇之窗,外资企业“积极响应”,与青岛展开了多轮你来我往的热情互动,取得了积极成效。“链长制”“建设专业园区”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让青岛吸引了众多高质量的大项目,在产业发展上实现了新突破。
站在新的起点,聚焦提高招商引资质效,青岛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世界500强、央企、行业领军企业合作,把“投资青岛”品牌擦得更亮。积极争取重点央企功能性、区域性总部落户。实施制造业跨国公司招商计划,开展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促进行动,强化重大项目招商统筹。要办好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系列高能级交流对话活动,通过进一步加强沟通,增进彼此的尊重、理解与共识,共享合作发展新机遇的信心。
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还是要对标世界银行“宜商环境”等国际通行的新标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在当前全国各地抢先机、拼经济的大背景下,营商环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区域合作竞争中的支撑作用愈加凸显。青岛要以更大力度优化服务环境,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优化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优化法治环境,依法保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以“软环境”练就招商引资的“硬功夫”,为高质量发展扩空间、提质量、增动力。
征途辽阔,恒者行远。
因开放而兴的青岛,始终激流勇进。而今,船至水深处,唯有中流击水、奋楫前行。牢牢锚定更高水平开放,青岛就能不断打开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不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岛新篇章”。(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