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起锚地是哪里,天下第一码头名不虚传

控三江、跨五湖、通四海,“天下第一码头”名不虚传!

苏州太仓,位于美丽富饶的江南地区,凭借其悠久深远的历史、繁荣昌盛的经济和璀璨厚重的文化,素来享有“金太仓”之美誉。太仓,顾名思义是皇家的大粮仓。自三国时期吴国在此地建立粮仓起,太仓日渐繁盛,六畜兴旺,百姓安居乐业。诗人高宗本在一篇序言中称赞:“天下之仓,此为最盛。”

明朝“天下第一码头”

太仓刘家港码头始建于隋唐时期,到了元代,为满足朝廷漕粮北运的需求,它成为了水陆交通运输要塞。到了明朝永乐年间,素来雨水丰饶的江南地区却因为大水连绵不断而发生水灾。河港淤堵,洪水泛滥,入海口泥沙堆积,水草丛生。为了解决水患,朝廷决定引水从刘家港北出流入大海。这一系列操作后,竟使得刘家港的水势大增,足以承载起巨舰楼船自由往来。自此,刘家港可谓是“控三江、跨五湖、通四海。”永乐十年(1412),朝廷命人在刘家港的东南涨沙之上堆筑一座土山,并种植林木,建造烽堠台,“昼则举烟,夜则明火”,以便想要停靠的船舶确定航行方向。站在码头高处向大海望去,就可见“辽东咫尺持云帆,巨舰联翩接尾衔”的宏伟场面。从横向上计算,江面宽约三里,纵向来看,水深流急。另一边与太湖相连,兼具海外贸易与海漕运输功能,形成四通八达的便捷水路。来自日本、高丽、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过往商船络绎不绝,应接不暇。外国商人带着珍贵的特产货物纷至沓来,云集于此, 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控三江、跨五湖、通四海,“天下第一码头”名不虚传!

NEws。kEmaowAnG.Org。cn

因此刘家港有“天下第一码头”之盛名。据《直隶太仓州志》记载:“邱墟遂成阛(huan)阓(hui),港汉悉为江河,漕运万艘,行商千舶,集如林木,高楼大宅,琳官梵宇,列若鳞次,实为东南之富域矣。“天下第一码头”不仅是中外商贾贸易和停泊的港湾,还是百姓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刘家港作为江南乃至全国有名的港口城市,自然汇聚了许多经验丰富的船夫和商贾,码头的繁荣给当地居民带来生活上的便捷。停靠的商船上货物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充满浓浓异域色彩的新鲜物件随着船舶闯入人们的生活,新奇有趣的航海轶事为百姓所津津乐道,口耳相传。歌馆酒肆,栉次鳞比,游玩的过客和当地的百姓,熙熙攘攘,摩肩擦踵,即使人们身着不同的服饰,使用不同的语言,都汇聚在这热闹繁荣的码头,一睹“天下第一”的风采。

控三江、跨五湖、通四海,“天下第一码头”名不虚传! NEws。kEmaowAnG.Org。cn

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

太仓刘家港更是明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出发的港口。郑和受朝廷之命远下西洋,船队旗下有二百余艘不同用途、不同型体的远洋航船,出海将士两万余名。其中用来装载宝物的“宝船”是主力舰,共六十三艘,最大的长达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锚重几千斤。所有船只在出发前要排列队形,成燕子状,宝船在中央,其余船只环绕四周,气势浩大,蔚为壮观。此时,刘家港已发展成熟,码头长度约二十公里,《直隶太仓州志》中有相关记载:“自刘家河至南熏关,筑长堤三十余里”,由此可见港口面积之大,足以容纳规模宏伟的郑和船队。因此,郑和七下西洋,都选择了太仓刘家港作为起锚地。《通番事迹碑》明确记载:“和等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领官兵数万人,海船百余艘,自太仓开洋。

控三江、跨五湖、通四海,“天下第一码头”名不虚传!

▲七次航线都是以太仓刘家港为起锚地

控三江、跨五湖、通四海,“天下第一码头”名不虚传! NEws。kEmaowAnG.Org。cn

▲郑和宝船与哥伦布旗舰对比,上方为郑和宝船

海神妈祖的江南憩所

郑和每次出航之前,必会率领一众部下到位于太仓城周泾桥北的灵慈宫虔诚跪拜,进香祈福,祈求妈祖保佑出海平安。这期间,数以万计的船夫和船员以及从都城赶来操持祭典的官员都在刘家港集合。祭拜典礼上,以威武的宝船为中心,数百艘航船整齐排列,飘扬的船帆应和着船员们出发前激动的心情,祭拜所奏的钟鼓乐曲彰显着郑和的雄心壮志,虽然前路未卜,但是所有人都坚信这肯定又会是一次顺利的远航。至船队凯旋时,郑和一定会到太仓天妃宫还愿,并且供奉与自己出航之船比例相等的船模,感谢海神一路庇佑使得船队平安归来。直至今日,太仓天妃宫殿后的二层楼房中还保存着这些船模,供后人观摩。郑和坚信自己多次在惊涛骇浪中化险为夷,都是得益于妈祖的庇佑,所以每次祭拜时还会歌颂记载妈祖的功德,并刻录于石碑之上。永乐年间,郑和多次对太仓天妃宫修葺扩建,亲手种植从西域带来的海棠树、大红牡丹和黄蔷薇等花木。

控三江、跨五湖、通四海,“天下第一码头”名不虚传!

天妃宫,原名灵慈宫,始建于元代。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上奏请求将灵慈宫更名为天妃宫。这里不仅是明代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的重要历史遗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还是苏州天妃宫宗教活动的场所,是江南地区最负盛名、最具独特历史价值的妈祖庙,也是大陆元代“四大妈祖庙”之一

控三江、跨五湖、通四海,“天下第一码头”名不虚传!

控三江、跨五湖、通四海,“天下第一码头”名不虚传!

▲通蕃事迹碑

天妃宫庭院开阔,树木繁茂,木刻建筑和石雕装饰交相辉映,古朴中透露出庄重。正殿内供奉妈祖神像,匾额纵横,宫灯高悬。天妃宫左右还建有城隍庙、文昌阁等,是道教活动的场所,因此,人们不仅会到天妃宫祈求庇佑出海,祈求晴雨、健康、姻缘,还会到妈祖庙中的文昌阁祈求学业成绩的进步。宫殿前的一块矩形照壁上的浮雕讲述了郑和与妈祖庙的故事:在波涛汹涌的辽阔大海上,海上女神妈祖遥遥守护着郑和船队乘风破浪,把中华文明的种子播撒到海洋的彼岸。《太仓州志》中记载到,明宣德六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之前,又一次来到太仓天妃宫祈福并设立石碑《通蕃事迹碑》,上面记载了郑和前六次下西洋的起止时间和目的地,以及带来的货物和其间重要的经历,如今,这块历经风雨的石碑仍矗立太仓天妃宫中,是我们得以了解明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相关信息的宝贵资料。

江尾海头第一镇

清末年间,刘家港更名为浏河镇。今天的浏河镇,位于江海之交,东枕长江,南临上海,是江苏省的“东大门”,凭借这一地理优势和区域特点,浏河镇被称为“江尾海头第一镇”,是太仓政府颇为重视的特色古镇,镇上的天妃宫遗迹被纳入海上丝绸之路保护遗产点。

控三江、跨五湖、通四海,“天下第一码头”名不虚传!

不同于“天下第一码头”时人声鼎沸的刘家港,现在的浏河古镇静谧、安逸。街头巷尾的百姓口中讲着软糯轻盈的吴语,浓厚的历史氛围熏陶着淳朴善良的太仓人。贩夫走卒不再穿街过巷,各地商贾不再蜂拥而来,如今的太仓浏河古镇多了历史沉淀出的人文情怀。古镇依河水修建,小桥流水,青砖白瓦,房屋纵横有序。以青苔点缀的明德桥,永安桥,中津桥和水带桥,历经百年沧桑岁月,仍静静守候在浏河水上,连接浏河镇的东西两岸。老浮桥则负责沟通古镇南北。

控三江、跨五湖、通四海,“天下第一码头”名不虚传! NEws。kEmaowAnG.Org。cn

控三江、跨五湖、通四海,“天下第一码头”名不虚传!

控三江、跨五湖、通四海,“天下第一码头”名不虚传!

▲浏河镇

古色古香的小镇,即使是一碗米酒也藏着独特的故事。郑和七下西洋都从刘家港起锚,相传当地的老百姓拿出亲手酿造的米酒为郑和船队送行。郑和与将士们喝完后对太仓米酒赞不绝口。从此,刘家港米酒声名远扬。来到浏河镇,品一口香甜清爽的刘家港米酒,才称得上不虚此行。

浏河古镇中的艺术馆内收藏着娄东画派邢少兰先生的作品,其中《六国码头通商图》细致描绘了在明代作为“天下第一码头”的刘家港繁华兴盛的景象,站在画卷前,形形色色的人物仿佛就在你的耳边喧嚣。

控三江、跨五湖、通四海,“天下第一码头”名不虚传!

▲六国码头通商图

NEws。kEmaowAnG.Org。cn

浏河古镇是充满灵性的,处处历史遗迹都是她的勋章。浏河古镇的存在证明了即使岁月流逝,故人的意志永存。

如今,太仓的浏河水虽不再汹涌,熙熙攘攘的码头也逐渐沉寂,但是太仓在历史中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见证了中华文明和精神信仰对周边地区的输出和影响。沧海桑田,不曾改变的是太仓厚重沉稳的文化底蕴,仍随着涓涓的浏河水缓缓流淌,哺育太仓土地上世世代代的百姓。

控三江、跨五湖、通四海,“天下第一码头”名不虚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