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出函谷关的典故(老子西出函谷关去哪里了)

当年,老子骑一青牛,出函谷关就没了下文,若不是《道德经》的传世,岁月怎会记住他?每当后人再读这部经典时,各种问题翻涌,如:老子最后的归属到底是哪?

nEws.KemAowANG。ORg.cN

也许就像他在此书中所言一般,“夫(fú)唯弗居,是以不去。 ”他洋洋洒洒地留下了5000多字的《道德经》,然后又洋洋洒洒的离去,好似这不过就是随性而至,并不在乎什么得失。

那么,老子为何要西出函谷关?

任何事情都有个来龙去脉,若不是其它的事情连累了他,老子也不会就此“一去不返”了。当初,老子有个官职,是东周的收藏室史,等同于现在的收藏馆馆长。所以,老子较常人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读遍天下书籍。老子一读就是二十年,等他出来时,身带“紫气”。

nEws.KemAowANG。ORg.cN

其实,老子是有名字的,称作李耳或李聃。据说,取得此名是因为老子有一双又厚又长的耳朵。为何他不似后来的那些学术大家孔子、孟子等人冠以自己的姓呢?那是因为:老子出生时不似其他婴儿,而是一“老者”的相貌,鹤发童颜,所以,才有了“老子”这个名。

本来,老子这个馆长应是和朝堂沾不了什么干系,但哪知,王子朝在周景王去世后,开始作乱生事,还从收藏馆盗走了很多宝贝,然后,就逃到了楚国。而且,很巧的是老子就是楚国人,大家能不怀疑他吗?于是,老子也开始逃亡了,一路向西,就出了函谷关。

那么,老子为何就能出得了函谷关?

在古时,人的流动比现在难,影视剧中就经常能看到这一幕:古时的城门口总有官兵检查来往行人。而有些“职业”是禁止离开本地的,比如:商鞅在秦国时,就规定了农民世代只能守在这一片土地上。由此可见,东周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情,老子应是没有拿到出关证明的。

史书中有这么一段话:“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这里就写得很清楚了,老子可是留下了“买路钱”,那就是《道德经》。当日,函谷关的关令尹喜见“紫气东来”,便知是有真人来了,于是,连忙上前迎接,远远就见老子骑着一青牛而至。

见此,尹喜要拜老子为师,而老子什么也没说,只是留下了5000多字的《老子五千言》,即今日的《道德经》。

nEws.KemAowANG。ORg.cN

在这之前,老子就已经声名渐起了,很多读书人都敬仰他,包括尹喜。尹喜才不管什么朝堂内讧之事,一心只想师从老子,什么通关文牒在《老子五千言》面前,都只得统统让步。

于是,后人才有眼福可以一睹老子的“心得”。

那么,老子后来到底去了哪?

第一种说法:一路向西教化胡人,出处《后汉书·襄楷传》。

书中说,老子出关后就用他的理论,去教化那些好战的蛮族。其实,老子的学术思想强调的是“顺其自然,以柔克刚”,这种说法应是源自老子的学术特点,不过,并没有得到实证。毕竟,西部至今都没有发现任何与老子或者老子学术有关的遗存。

第二种说法:甘肃临洮修炼成仙,物证是老君山残碑。

老子有可能在此居住过,至于成仙一说,似乎有点扯远了。当年,老子出了函谷关,并没再往西,而是换了个方向,跑到了栾川。于是,才有了老君山,以及老君河和老君庙等。并且,老子在临洮“飞升”后,其子嗣在此繁衍生息。

唐太宗李世民所修《氏族志》称:“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后世天下李氏都称老子为李姓“太上始祖”。自此,便有“天下李氏出陇西”一说,由此可断。李氏之一脉,其根以老子李氏一脉为宗。如今,每年都有大量的海内外李氏后裔到甘肃临洮“陇西堂”寻根问祖。

第三种说法:回老家了。

nEws.KemAowANG。ORg.cN

在《庄子》、《礼记》等这些古籍中都说老子是一路向东,回到自己的老家,如今的河南鹿邑。学术界比较认同这种观点,因为,中国人一直都有很厚重的故乡情结,哪怕年轻时跑得再远,年老了怎么都得回去。

而史籍中还有关于“孔子问礼”的记载,南京夫子庙现有一方洛阳出土的南朝时期孔子问礼图碑,反映了这个故事。所以,从这里似乎也能证明老子后来是回到了故土,并且,孔子的故乡离函谷关不远,从交通上看似乎是可行的。

甚至于,就连老子当时骑的青牛,在后人的解读中也多了些哲学意味。

nEws.KemAowANG。ORg.cN

在中国文化中,“青”是生机的象征,象征着东方。于是,在后人眼中,老子就成了“东方的圣人”,是东方文明的使者。当然,这种说法,应是和“西去教化胡人”这种说法形成了对应关系。只是,至今也没有人明确地知道老子当年究竟去了哪里。

老子后来隐匿自己的行踪,也许就在实践自己所写的那些言语,“名与身孰亲……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其实,老子已经给出了答案,他要追求自己内心所想,至于这天地间如何看他,已经不重要了。当年,老子选择走函谷关,或许只是想找个人将他的这些“所悟”留下罢了。

其实,不管当年老子的行迹如何、不管他到底经历了什么,都不能溟灭老子的地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