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创业项目推荐,教你怎么抓住大学校园潜在的商机

如何做一个校园创业的项目?校园有什么需求呢? 我们统计了一下学生的投票,有一个很高的需求,是类似校园版58同城的产品,就是以学校为单位的分类发帖论坛。 学生有很多碎片的需求,比如修电脑,转让课本。 这些功能58都有。但58现有的颗粒度,是以城区为单位的,比如中关村有多少人有这样的需求。但学生希望的颗粒是,我的问题能在本校解决,连旁边学校都不想去。 现在大学生的这种信息匹配,其实还是靠朋友圈,或者微信群以及食堂门口的布告栏。直到今天,食堂门口的布告栏依然是校园非常重要的信息流中心。 看上去,一个以学校为颗粒,学生发信息找信息的平台,是有机会的。 到这一步,我们算找到破局点了吗? 其实我们只能说找到了一个方向性的概念,就是这个方向有机会。 接下来我们就要把这个方向概念具体化,场景化。 下一步,我们请现场跟我们共创的这4个大学生来排序。怎么排呢? 假设现在咱们这个平台已经有了。这边呢,有大学生活里的460件事。请你们看看,有哪些事情是需要这个信息平台的。 这四个学生很能干,一下子就从这460个事情里,挑了100多件,并且分了6类,每个类别有十几种信息需求。 你看上去,这不就是一个现实版的BBS吗? 现场大家就觉得这很好啊!如果我们有这么丰富的本校信息在上面,大家肯定会用啊。 到这里,我们是不是找到破局点了呢? 校园创业项目推荐,教你怎么抓住大学校园潜在的商机 找到破局点 我们都知道从0到1的概念。 我们目前看到的,是很丰满的,有6大类,每个类别大约有十几种信息的大家会很喜欢的平台。这是什么? 这是你看到了1。我们会觉得这个1是有价值的,如果我们有了这个1,就知道该怎么运营下去,然后我们就能广受欢迎,VC追捧,成功上市,走上人生巅峰…… 但问题是,我们现在起始的状态是0,除了现场这20个人,一行代码、一个页面都没有。 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看到了1,怎么从0走过去,走到这个理想的场景? 要产品能达到这么完整和饱满的信息,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运营,各方条件都配合,才会出现的一个情况。 如果这个产品上线,一上来就搭这么大的架构,这么多品类,这么多版块,结果就一定像拿着六个空碗在讨饭。拿一个空碗讨饭想吃饱都不容易,六个空碗放一块,只会让自己更尴尬。 所以,我们要找一个点,我们现场这20个人就能开始去做,并且保证用户满意的点,让这个产品开始生长,一直长到1。 于是,我们就请现场的4个同学再干一件事,现场我们有100多件事都需要这个信息平台来撮合。 那我们先把每件事的频率标出来,也就是你多长时间干一次。比如拿快递,可能一个星期拿一次,那就是一周一次。把所有的事,从高频到低频的顺序排下来。 所有事情的频率打完标记以后,我们才发现,我们之前聊得特别high的很多事情,其实都极其低频。 比如找人修电脑,4年不见得有一次。找同学帮我去火车站接一下人,4年不见得有一次。大学追女孩谈恋爱,一提大家都特别high,但其实一半以上的学生,大学期间没有谈过恋爱。 这些事其实都极其低频,正是因为它低频,偶尔解决一次印象特别深刻,大家聊起来特别high,因为你觉得high,你就会觉得重要。这就是直觉给你的错误引导。 而靠一个很低频的业务实现冷启动,是非常有挑战的。 校园创业项目推荐,教你怎么抓住大学校园潜在的商机 那排在第一位、最高频的一个信息需求是什么? 是课程表,天天看,一天看两次。 现在一般学生的解决方式是拍一张照片,存在相册里每天看一眼,或者是和同学之间相互问。 大学的生活,可以说是围绕课程表展开的。上课的时间基本上要上课,没课的时候,再看看有什么事可以做。 层层过滤到这里,我们才看到了一个,也许可以做破局点的、很具体的点。 它足够广谱,人人都需要;足够高频,一天看两次;足够清晰,我们知道铺什么资源能把这个点搞定,让用户满意。以及沿着这个破局点,该如何展开,让服务发育到我们共同看到的服务图景。 这就是我们做的用户需求研究的案例。 我们把人分组,从权威主导讨论,变成大家共同发现、开放讨论的形式。我们一起画一张尽量完整的地图,然后在地图上找线索,看机会,让幻想破灭,共识服务图景,再过滤出从0到1的破局点。 机会方向不等于破局点 从你认为看到机会,到能做对产品,其实中间差了好远。 大量的创业者,对概念、场景、机会、服务图景、破局点,这几个概念不清晰。有一个大框架,就跳进去,花很多时间,让自己遭受挫折。 比如,一个特别有爱心的女孩跟我说,我要做一个App,解决老年人孤独的问题。 我说,你的发心很好,但是现在你所定义的产品需求太宽泛了,宽泛到根本就不足以去做产品。 比如,在你的感受里,孤独和饥饿是不是差不多?而且解决饥饿的刚性是不是还大于孤独? 那你能做一个App,解决饥饿问题吗? 你会发现有20万亿的产业链、上千万个商家,都在围绕饥饿解决问题。饼干、方便面、大餐馆、小餐馆、外卖、便利店、超市、菜市场、零食,大家都在解决这个问题。 你说你要解决孤独问题,就和要解决饥饿问题一样,它只是一个概念。 校园创业项目推荐,教你怎么抓住大学校园潜在的商机 你需要把它放在一个非常具体的场景和人群处境中,否则你根本不知道该解决什么问题。你没办法抓住用户要什么,也不知道你的对手是谁。 比如,我是个女生,我饿了,但是我要减肥。这个场景是不是很清晰?处境也很明确?大量的产品和服务都在解决它。 我解决我饿了的感觉,一定是吃吗? 那也许是我应该打开减肥社区去看励志贴,咬着牙就是不吃。当然也有代餐、减脂快餐、减肥食谱……都是在服务这个场景和处境的方案。 那你怎么选?你怎么做?你用什么逻辑去进行选择呢? 你可以选我认为规模最大的,或者是和我的个人资源最匹配的,或者是我认为它有杠杆,可以撬动一个版块的。 这样你才能找到你的服务图景,也就是你要去的第一个里程碑,你的1具体是什么样子。 接着从你的1开始收敛,从哪个点开始,才能突破你现在的0,找到你的破局点。 从这个点开始,你的业务,你的整个组织,你的整个服务能力,向着1生长,从0到1。 校园创业项目推荐,教你怎么抓住大学校园潜在的商机 破局点需要有这么几个特性: 第一,相对广谱。 你在破局点提供的服务,应该是尽量多的人都需要的。因为人群的扩展比频率的扩展还要难。 第二,高频。 我一直强调一个概念,高频打低频。如果你能做一个高频的业务,就可以带动相对低频的业务。 美团酒店能够超越携程,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团外卖这个高频业务,大家经常打开美团这个应用,就会知道这个地方还可以订酒店。偶尔我需要的时候,我就在熟悉的地方订了。而携程最高频的业务是机票。你可以感受一下,你一年订外卖多,还是订机票多。 第三,体验可控。 我们初创团队的资源一定有限,也许只有你一个人,也许会有十来个人。 那么你初始资源能够做到的,就可以保证用户的满意度,这一点很重要。而不是说,我们现在人少先凑合,等发展了,等我资源多了,我再提升用户体验。 如果你的业务很高频,体验还不可控的话,就会是口碑灾难。或者你就给资源多的企业点了灯,它们进入,你就没未来了。 为什么很多志存高远的创业者会被活活饿死。看到了1,却没能从0走过来,这是最大的悲哀。 无论做什么,第1件事就是认清你自己,你是雷军还是路人甲,这个真的很重要。 对于普通创业者来说,知道自己做事业的目的是什么当然重要,就像那个致力于解决老人孤独的女孩一样,但是大而全不适合普通的创业者,我们应该找到那个最高频的点,包装成产品提供给用户,哪怕只是给老人做一顿适合他们饭量和营养需求的午餐。 生活是具体的。 创业者如果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把着力点放在那个切实能给用户带来帮助的体验上,事不一定要大,“用得上和经常用”就是筛选的原则。 想当年,像hao123这样简陋的网页,不就在流量上战胜了一帮门户网站吗? 校园创业项目推荐,教你怎么抓住大学校园潜在的商机 有一个抖音网红百万公式:大网红=赛道+人格+场景+关系。 赛道是确定方向,就是找机会; 人格是找标签,将人扁平化,就是打开机会的姿势; 场景是让标签鲜活起来,里面包涵着破局点; 关系是让标签丰富起来,是破局后的推动力。 赛道和人格,是抽象,做加法,找到机会母体; 场景和关系,是还原,做减法,释放母体原力。 假如你要开店,该怎么从幻想变成机会的呢? 1.先找到目标服务的人群 2.穷举他们需要的产品 3.分析归类产品对应的痛点痒点爽点 4.打标五星“点” 5.带入真实需求用户做体验校正 6.筛选真正的广谱+高频+可控的产品 7.找到真正的一个点 8.坚定不移的做到底 9.通过这个点发散到一条线一个面 10.附着于一个体 11.构建于自己的生态位 12.占领制高点,总结这场战争 13.连续四次跨越周期,成为百年老店 赶紧的正儿八经的把自己的产品搞一遍。 校园创业项目推荐,教你怎么抓住大学校园潜在的商机 创业者比较喜欢说从0到1,这是创业的必经之路。 但是很多人就光光幻想自己是1的状态,却没有仔细去思考如何实现从0到1。 机会来临时,关键是要有一个真切的服务图景,找到从0到1的破局点。 这个破局点,我理解是某个垂直细分领域,扎稳扎深,再慢慢扩张。 比如,耐克一开始只给专业跑步运动员制作跑鞋; 比如,亚马逊一开始只卖纸质书; 比如,LV最初只做给贵族坐火车用的平顶木制旅行箱…… 创业初期,资源有限,越要集中资源,聚焦聚焦再聚焦,做好产品,制造好口碑和高黏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