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赏析,《式微》这首诗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主人公服役的苦痛以及他们反抗暴政的决心式微赏析。《式微》原文:

neWs。kEmAowanG。orG。cn

式微赏析,《式微》这首诗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感情

《式微》

[先秦] 诗经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赏析:

诗篇开头,连用“式微”一词,显得十分急迫。

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本来是应该回家,而现在却不能“归”,于是发出“胡(何,为什么)不归”的疑问。

如果将这三个字可略去,首章就成了:“式微式微,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意思是说,天这么晚了,如果不是因为你的事,我为什么还在“中露”呢?

略去“胡不归”三字,意思表达也相对完整,但少了一点急切、怨恨的味道。可见,“胡不归”,是主人公苦不堪言时的对生活的质问——“我”为什么不能“归”。

表达出自己对于统治者的不满,以及自己服役不能归的痛苦。

扩展内容《式微》:

neWs。kEmAowanG。orG。cn

译文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何必还在露水中劳作!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何必还在泥浆中劳作!

neWs。kEmAowanG。orG。cn

注释式:作语助词。微:(日光)衰微,黄昏或曰天黑。微:非。微君:如果不是你们。故:原因,缘故。中露:露中,在露水中。倒文以协韵。微君之躬: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躬:身体。

当代中国人还有多少人有心情欣赏诗歌你怎么看

诗以言志,文以达意。先秦以前的诗歌都是当时的白化文所写,无论是国风还是大雅小雅,当时的民众读起来都朗朗上口,意思一眼都能明白。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秦汉以后,诗歌就发展成了一种高雅生活,只有贵族士宦文学之士才能写作欣赏,一般的平民百姓连生计都难以维持,还哪有心思去品评欣赏诗词歌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还比较接近秦汉语言,比较直白些,那时的赋与汉赋就比较晦涩难懂了,更因杨雄等人提倡浅显文字隐晦化,故意让人看不懂,以此来显自己学识高深,虽然遭到当时不少人反对,但在内心却也都接受了这一观点,也时刻想显摆一下自己的才学,诗词歌赋就慢慢向苦涩意境高深方向发展。到了唐代诗词歌赋更是讲究引经据典仿古复古平仄压韵,脱离了平民百姓,完全成了上层社会的风雅娱乐方式。唐诗在当时确实盛极一时,有了很大发展,但没听说过唐朝有从民间采风留下的诗歌。唐朝提倡的古文运动,虽说屏弃了魏晋以来骈体文那种不实浮躁文体,但盲目仿古文写作,民间白话与文章已经脱节,民间说话交流一套,文章写作一套,普通老百姓是看不懂古文的。古文运动也为后世各朝立下了榜样,有了文言和白话之分。文章尚且如此,诗词歌赋更与一般百姓脱节了。难怪苏轼在游石钟山记中说,士大夫能文却去不了艰险的地方,农夫愚夫虽能到那些地方,却不能文。宋以后到明清,诗文都是官宦贵族文人的专利,平民百姓却如看天书,一脸懵逼。为什么古人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正因为那是富贵人才有的,一般平民都将其看成了圣物。因此从唐至明清,乃至民国时期,诗文都与民间百姓严重脱节,为什么我们都会一致认为秦汉以前的诗文最好,后世无法超越?也许这就是根本原因所在吧。诗词文化,一般在太平之世,就会繁荣,乱世成就不大,原因恐怕大家都明了。但唐宋元明清繁荣的诗词歌赋,都是上层社会的,与大多数平头百姓何干?现在文字提倡推行白话文已有百年,各种书信文章也都白话,诗歌也提倡现代诗歌,但是,最近在诗文歌赋方面有过于崇古的倾向,有些人写文章也爱引用一些文言文句子,如果更能表情达意,别人一看就懂,那也无可厚非,可笑的是一些文言句子就连他自己都没整明白,就盲目引用,以此来显摆自己文化水平高深,你说可笑不可笑呢?白话诗歌看来有些衰微了,代之而来的是仿古诗。有些人甚至提出写诗越有古意越好,在写的古诗里不能有现代的名词,什么手机呀、汽车飞机呀、微信呀等等都不能在写古诗中显示,那样写出来的诗就太没意境了,非得回归到古道衰草、斜阳巷陌才行。这是什么逻辑?这不是在开历史倒车吗?写出的诗都古言古语,苦涩难懂,这是想让大多数人去欣赏品评吗?现在的生活都是快节奏,生活工作学习压力都很大,有谁还会有闲心去欣赏诗词歌赋呢?更何况你写得那么深奥那么朦胧,让人看了半天尚是一头雾水,有谁还会去喜欢去深读呢?因此除非一些“待业”、无事、退休闲人外,去关注喜欢诗歌的人是很少的。在生活中有了一些诗情杂感吧,想写出来,但鉴于不懂平仄压韵、用典仿古,也就只能作罢。因此要想被平民大众喜欢接受,要想让诗歌文化得到发展,在诗歌创作上,就要打破条条框框,不管用什么形势写诗歌,只要能酣畅淋漓地把自己所想所感所看都尽情挥发出来,适当修饰,大众都能看懂理解欣赏,这就是好诗歌。要多写些“下里巴人”,少写些“阳春白雪”。白居易的诗歌为什么能在民间受欢迎?能传播到海外?就是因为他写的诗歌文字浅显更接近当时白话。学古是为今用,只有古文今用,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运用,诗歌文化才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