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
引言
儒家学说,是由孔子所创立的一种学说,它源起于春秋,从汉代一直兴盛至今,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无可争议的统治地位。自汉代以来,儒教不仅是统治者进行思想统治的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一个载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然而在它诞生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孟儒学却一直得不到统治者们的重用。
究其原因,是儒学在当时的环境下不具备实用性。
孔孟政治理想中的“老有所依,幼有所养”的理想社会直到两位思想家去世都未曾实现,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孔孟之道在乱世势单力薄,又是怎样的人文环境令能孔子“惶惶若丧家之犬”。
孔子画像
乱世中的生存危机
任何思想都是社会环境下文化与思想结合的产物,孟子的思想从本质上来讲是对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发展的深刻反思。因此,要研究孟子的思想起源,就要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入手。
公元前475年,统治了中国五百七十一年的周王朝式微,各路诸侯并起。在政治上,各个诸候国为增强国力,纷纷掀起变法运动——楚用吴起“卑减大臣之威重”,魏用李悝“尽地力,为疆君”,秦用商鞅“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齐用邹忌,韩用申不害。各国政治舞台上有法家,兵家,纵横家等各路学术思想,独不见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
春秋战国各国
值得注意的是,据《史记》记载,秦国变法名臣商鞅曾在入秦后三见秦孝公,第二次即说之以“王道”,而孝公听得昏昏欲睡,由小见大,可以看出儒家学说在战火四起
的乱世里似乎只能垂手作壁上观,很难做为国策在诸侯国推行。兵荒马乱的时代,王侯将相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仁”字并不能当止战抚民的良药。
在文化上,春秋时期的各学派针对社会的急剧变化激烈辩论,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思想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奇观。
百家争鸣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可考名录共189家,《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则称“诸子百家”。
在那样浩瀚而灿烂的文化大碰撞中,最具实用性的莫过于以商鞅,韩非,申不害为代表的法家。
有道是“乱世用重典”,大争之世,严苛的法律可有效降低社会犯罪率,并以法律条文替国君归整军队,从而增强一个国家的增强军事实力。然而“重典”却与儒家一贯的思想主张相违背。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后又衍生出“仁政”——子曰,
NEWS。KeMAoWANG。ORg。CN“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下》)
可见儒家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会赞同“苛政重典”。
据后世考证,儒家思想最早起源于周礼。周王朝拥有当时世界上最为系统的礼学体系,这一点从一本《周礼》中便可窥见一二。
翻开《周礼》我们会发现,其中既有关于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等的国家大典的记录,还有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度数的记载。孔子对周朝等级分明,内外有序的社会环境极其推崇。
在《论语》中,他用了一句,
NEWS。KeMAoWANG。ORg。CN“周监于两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
表明了自己对于周朝礼乐制度的赞赏。但在他所处的春秋时代,周朝俨然处于一个礼崩乐坏的环境之下,战乱带来的社会矛盾动摇了传统经典的权威性,眼看旧制已然不可遵循,孔子只好对存世经典进行改编,依照当时的社会实际融入自己的思想主张,儒家学说由此诞生。
《周礼》
孔子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学说,主张以仁爱之心处理人际关系。在政治上把“德”“礼”作为首要的统治手段,反对苛政和刑杀;其中“克己复礼”即体现了孔子对礼乐制度的维护。
通读《论语》我们会发现,孔子所提倡的政治制度全仰赖于国君与国民的思想道德水平,这种主张在乱世中显得非常不可靠——现代政治中常提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春秋,以孔子一直以来所推崇的“王者之道”为例,这一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社会和谐的理想。其中一直强调要“仁者爱人”鼓励成员之间相互团结、关爱,希望天下统治者实行“仁政”。
NEWS。KeMAoWANG。ORg。CN然而道德对人的约束力永远是有限的,单靠教化民众也不能从根本上增强国力。战乱之世,一国国力的最直接体现便是军队的战斗力,而儒家学说的局限性便由此显现。孔子是个极具人文情怀的思想家,他在当时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民生“上,不能说不对,只能说是不合时宜——仁爱”思想放在和平年代是国之利器,放在战国却不合时宜,大争之世,军强则国强,国强而民自安。这是怀仁爱思想的孔子所没有想到的。
春秋时期儒学的传播
社会环境为文化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然而这片土壤上却始终没开出儒学的花。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带领弟子们离开卫国鲁国出发,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此行一方面是为了以实地考察来完善儒学体系,更重要的是为向列国君王推销儒家思想。
孔子周游列国图
从五十五岁到六十八岁,整整十二载春秋,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从卫国出发,途经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现如今的曲阜——菏泽——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罗山),然后原路返回。
按今天的计量单位来看,此行的路程并不算多,但在交通并不发达的春秋时期,即便是在道路非常理想的条件下,一辆马车的最高时速只有5—10公里以内,孔子一行人在这样的前提下走了足足5600公里,足以显出他推行儒学的决心。但济世安民的决心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冷遇、嘲笑、挪移,最困难的时候甚至连生计都成了问题。
孔子周游列国路线图
关于他的遭遇,《史记》里有一段记载,
NEWS。KeMAoWANG。ORg。CN“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
:“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累累若丧家之狗”真是个让人难过的形容,一代鸿儒,万世师表,何以在活着的时候却得不到统治者的重用,以至于让旁人形容他像一条没有家的野狗呢?
冯梦龙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曾在他的《东周列国志》里这样评价孔子,
“(孔子)有圣德 好学不倦 周游列国,弟子满天下,国君无不敬慕其名”
但从史实上看,这种说法更像是儒生们替先圣遮羞的借口——孔子仁德之名在外不假,但国君们是不是真的“敬慕其名”就有待商榷了。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孔子的举动留下固然替他赢得了万世敬仰的仁德之名,却也让今人看清了他作为文人的天真,说到底,文人情怀可以供在神坛上受人尊敬,却很难在乱世中化为一套成熟的政治体系。
孟子“仁政”思想对孔子儒学的衍伸
到了战国时代,儒学出现了新的代表人物:孟子。
相传孟子是孔子孙子的徒弟。他是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儒家学派中的地位仅次于孔子。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尊称为“亚圣”。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儒学在他手里正式成为了一种政治主张。
孟子画像
孟子在孔子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仁政”和“民贵君轻”,同时希望人民能在“仁政”思想下生活幸福。
NEWS。KeMAoWANG。ORg。CN“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看似能实现的目标却有着一定的理想化成分,归根结底,逃不出“不合时宜”四个字——与同时代的其他的学者相比,孟子缺乏对社会环境的深入思考与了解,故其主张并不能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只能成为人们对美好社会的一种向往。
作为“亚圣”
,孟子的一生与他的先师孔子十分相似——他们都曾长期的私人讲学的生活,中年以后皆怀有政治抱负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据记载,孟子的随从学生最多时也曾有过“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的景象”。值得欣慰的是,孟子所过之处皆受到权贵的款待,并未如孔子那般经受冻馁之苦。孟子每到一国,都会无所顾忌地批评国君,甚至责备得国君“顾左右而言他”,这惹来了不少国君的不满,他们一方面在衣食住行上给予孟子高规格的礼仪,另一方面却不愿采纳他的政治主张
孔孟二位先生的人生经历高度重合,仿佛同一个人的人生二度重演。继孟子之后,儒家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又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主张,却同样没能挽救儒家在乱世中的垂危——在那天下丧乱的五百年里,每一个儒家学子都曾为儒家学说的推广尽过自己最大的努力,却也都最终功败垂成。漂泊一生的鸿儒们不会想到,他们的心愿将会由一个叫董仲舒的年轻人来实现,儒家学说也将在董仲舒的手里发扬光大,流芳千古。
荀子画像
结语
时至今日,历史的选择早已人尽皆知。秦孝公用了商鞅,秦始皇嬴政依靠一部《商君法》“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最终完成了一统大业。战火硝烟中,儒家暂时的败于法家,文人的情怀输给了国家的机器。那时的人们不会想到,就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曾辗转流离却不得重用的学派,会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精神文明之魂。